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和市场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当前的核算方法与一般企业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从根本上加快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因此需要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进行研究。
一、 收付实现制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弊端
(一)不能实现收入和成本的配比
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期间确认以资金收付的实际时间为标准,忽视了收入实现、资源耗费和负债形成的时间,当资金收入与收入实现的时间不在同一期间内,其记录的收益和当期的实际收益就会不一致;当发生的费用与现实的费用不在相同期间时,其发生的费用和当期现实的费用也就会不一致。例如:因维修所发生的费用,不可能是经常和均匀的发生,因此,在修理年度里收付实现制下核算的费用支出会增大,造成不同年度的收支规模差距十分巨大。所以,不能实现收入和成本的配比。
(二)事业结余容易失实,不利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实际发生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事业结余的多少反映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活动的收入与支出相互抵销的程度。在收付实现制下,一些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和预算中,故意地改变收款或付款时间来决定当期的收支数额,隐藏一些应收应付款项,来得到一个不真实的收支平衡。造成了事业单位内一些事业结余缺乏真实性,不利于分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三)不能对负债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
无论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还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其业务活动具有一定的自我扩张动机,以高校扩招、扩建为例,1998 年以来, 我国高校实施的扩招计划不仅使得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校园建设方面的投资也迅速增加,为此,各高校不仅积极争取财政拨款,还从银行、金融公司借入了大量贷款,这些都构成了其负债,但这部分资金的本金和利息并没有进行记录反映,只有在用财政拨款偿还本金和利息时才列为当期支出。因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行会计核算不能完整反映事业单位负债的真实状况。此外,我国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或有事项,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成为单位的或有负债,例如单位融资、未付工程款、未决诉讼等事项,这些事项在会计上都需要进行会计估计或会计核算,现行的会计核算不能有效进行反映,其结果是会计核算低估单位财政支出,高估单位结余,不利于事业单位防范和化解其财务风险。
(四)无法对实际的资产情况进行反映
一些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下的应收未收账款没有被及时的进行反映,致使事业单位资产缺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不计提应收账款、存货、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减值准备,致使资产价值缺乏真实性;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下不计提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和损耗水平,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在未来的会计年度会越来越大。
二、 解决收付实现制弊端的措施
(一) 会计计量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拥有诸多优点,诸如: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其融入市场经济。事业单位若想立足于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求其增强创收能力,讲究服务效率和效果,解决其发展的内在“造血”要求与外在“输血”不足的矛盾,事业单位会更加关注和重视资金的统筹规划,加强成本核算,以更商业化的方式提供服务或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
权责发生制能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单位的所有收入、支出、结余和当期负担的债务和享有的债权只有通过权责发生制核算,才能真实地反映和披露一个单位的财务信息,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可以科学地展示事业单位的财务全貌,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权责发生制能促使事业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权责发生制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能提供其所有资产、负债和各种资源的流动信息,使用者可以清晰了解事业单位主体所拥有和控制的生产性资源、非生产性资源和闲置资源,有利于评价其使用资源,特别是使用优势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增强对资源的利用水平:可以减少资产的盲目购置,保证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使资源的控制和监管系统不断完善。
权责发生制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债务只能在偿还当期予以确认,形成的会计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债务,无法反映应在本期承担却在将来支付的债务及利息,也就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债务状况,致使财务风险被低估。而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包含了事业单位运营各方面的综合数据,使事业单位及时了解各种风险情况,加强债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因此,对比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更为合适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
(二) 建立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与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事业单位应建立新的财务审计部门,不断增强对财务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违反财务与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严厉处罚,同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档案,增强财务监管的威慑力.同时分析资金支出的具体情况,并找出相对重大的项目,并重点监督管控,要跟踪调查与实时监督特殊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另外事业单位还应积极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及时将有关会计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
(三) 加强与国际通力合作
当前,我国会计准则逐渐与国际准则趋同,促进了我国会计行业与国际会计行业的交流。在国际和区域性会计组织中我国有了一席之地,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初步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重大转变。通过与世界各国的通力协作,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面与国际接轨,带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沿着健康的轨迹运行。
三、 结语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会计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会计制度已难以适应事业单位会计发展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 事业单位应有针对性地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充分考虑到社会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需要,应引入权责发生制。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来解决事业单位会计出现的问题,实现会计的目标。 反映各项经济业务发生的最直接、最基本资料,重视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控制,防止会计信息缺失,真实反映各项经济业务发生状况。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经济发展现状、财政管理能力和人员技术条件,适应我国会计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接轨,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lunwen/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