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湘西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传承与发展

中文摘要:湖南湘西自然景观绚丽多彩,人文景观独特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山里人家的心血与汗水,造就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也创造了他们丰富而独特的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而其中最富神秘浪漫色彩的则是湘西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的湘西茅古斯文化。本文主要对湘西茅古斯舞历史起源背景,茅古斯舞的特征,茅古斯舞的传承与保护以及茅古斯文化的现代过渡发展趋势四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章:对茅古斯舞的起源发展及主要内容作了一个简单概述,为讲述茅古斯舞的整体特征提供一个大的环境。

第二章:对茅古斯舞的表演风格,动作体态及艺术特征进行论述,归纳了茅古斯舞的在整体艺术上的一些特征。

第三章:分析茅古斯舞传承的环境及价值,提高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拯救,妥善保护,得以传承。

第四章:就茅古斯舞在现代社会的过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保持本民族传统舞蹈特色的同时将其向丰富化、多样化、专业化、大众化过渡。

关键词:湘西茅古斯舞的起源;茅古斯舞的特征;传承与保护;过渡与发展

前 言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是舞蹈界和戏剧界公认的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最远源头和的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它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本文以《浅谈湘西土家茅古斯舞文化的现实意义》作为题目,重点是研究湘西地区茅古斯文化中茅古斯舞在不失去本民族舞蹈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如何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 如何做到传承与发展。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我收集了大量与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仔细阅读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观点与自己观点相结合,并运用实际调查对信息、资料予以整编形成现有论文。

第一章 湘西土家茅古斯舞的起源

第一节 茅古斯舞的概述

湘西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经历过历史洗刷的土家族留下了丰富的土家文化,见证着土家一族光辉的过去。湘西土家族文化很大一部分是受楚巫文化的影响。故土家族文化亦带有浓厚的楚文化色调。仍较好地保留着大量的楚文化遗风,尤其是在原始信仰巫风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土家的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原始戏剧“茅古斯”便是其中一个独具风格、积淀丰厚的文化景观。茅古斯以近似戏曲写意、虚拟、假定等技术手法,表演土家祖先渔猎、农耕、生活等内容,既有舞蹈的邹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被誉为原始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第二节 茅古斯舞的历史背景

茅古斯最早的产生时间现今已无法考证,但从表演内容来看推断是萌芽于原始社会后期,与土家原始宗教的产生密切相关。茅古斯舞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社会的舞蹈,“茅古斯”的起源就是前戏剧因素的逐层凝聚,它的起源有两个凝聚层,即歌舞凝聚层和仪式凝聚层。而歌舞凝聚层又是因为山地耕猎文化的结果,传说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技能,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调年”(过年),举行跳摆手舞等活动。他衣不遮体,不好露面,便躲在调年场旁的杂草丛中观看调年活动。不料几个参加调年活动的小伙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他,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被在身上,参加到调年活动的人群中去。他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从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都要表演”茅古斯”,有时也单独表演。

第二章 茅古斯舞的特征

第一节 茅古斯舞的形式

毛古斯舞形式风格异常古朴、别致。 表演”毛古斯”的人数由10~20人不等,一人身着土家族服饰,饰老毛古斯(土家语叫”巴普”),他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动,其余为小”毛古斯”,代表子孙后代,这样就组合成一个家庭。茅古斯一般是在土家人凋年活动中与摆手舞穿插进行,一般表演时间在农历初五以后,有表演三天三夜,也有七天七夜,按程序可分为六种:

1 扫趟(意为扫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后代平安)

老茅古斯带着一群小茅古斯出场,摆手舞停止,观众中有一个扮成土王的人,在场外与茅古斯对白,茅古斯把嗓子压低,怪腔怪调,使扮演者听不出是谁,据说这样才是舞蹈最大的成功。

2 烧山挖土(即生产)

这部分主要表现的是土家先民的生活和生产,表现原始初生活生存艰辛状态的朴素反映,没有艺术加工而更加自然纯真。也更有历史的认识价值。

3 赶肉(即打猎)

反映土家祖先的狩猎过程。

4 钓鱼

木场与“赶肉”内容基本相同,人数也一样。

5 学读书

这场人物,除了小茅古斯外,还有汉族先生,先生娘子和东家,传说是东家请汉族老师为小茅古斯教学识字的。

6 接新娘

本场表演主要是主人家接媳妇的过程。传说这家主人的土王手下,出场人物有新郎、新娘和众多茅古斯。

从总体表现形式来看,茅古斯舞从原始巫歌舞中超出了一大步具有戏剧因素。茅古斯舞具有独立的祭祀活动、歌舞活动、人物活动,堪称为话舞歌融为一体的原始祭祀戏剧。

茅古斯舞虽然有其很大的随意性,但其也有自己的音乐旋律,下面是音译的茅古斯节奏

︳崩可 ︳崩可 ︳崩可可可 ︳可可乙可 ︳崩可可可 ︳乙可可 ︳

︳崩?崩︳崩可 乙可 ︳崩O ︳崩崩崩 乙崩 ︳崩可 乙可 ︳崩O

︳崩可崩可 崩可崩可 ︳崩可 乙可 ︳崩可 可崩 ︳崩可 乙可 ︳崩O ︳崩可可 ︳

第二节 茅古斯舞的特点,茅古斯舞是通过一定情节、人物对话及动作等戏剧手法再现生活。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揉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剧。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是土家族为了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并通过舞蹈、道白来表达表内容,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茅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时屈膝抖身,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刷刷地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根据表演的动作,内容一目了然,如“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

茅古斯舞的语言特点:

茅古斯在表演《迁徙》中有这样的对白:

小茅古斯问:“社克里嗯直?”(你们从哪里来的?)

老茅古斯答:“伢石迷洞,尔那吉乃嗯至。”(我们是从小野兽居住的洞里、从猴子爬过的路上来的。)

小茅古斯问:“社扣捏剥啦?”(你们睡在哪里啊?)

老茅古斯答:“伢库若卡蒙吉捏剥呼。”(我们睡在树下面的。)

小茅古斯问:“社乃昔嘎呼?”(你们吃的是什会啊?)

老茅古斯答:“伢业库若布利嘎拉。”(我们吃的是棕树籽籽。)

从以上对白来看,这些不识人间烟火味的“茅古斯”还处于人类早期阶段。再从茅古斯舞表现的《借日》即做阳春这场来看,其中有播种、插秧、打谷、打粑粑等稻作文化动作,这与距湘西不远的澧县城头坡的7500年前古稻作遗址所提供的文化信息相映证。所以茅古斯也被专家们誉为“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第三章 土家茅古斯舞的传承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古老的文化艺术不再那么有兴趣,随着老一辈的民间艺人逐一老去,而年轻一代的民间艺人能够独立掌坛的为数不多,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到外地另谋职业,使得茅古斯舞在传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层,为了让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经流不息的延续下去,如何传承下去与保护起来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一节 传承环境

一、在宗教信仰中传承

宗教信仰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信仰者的意识上,主要指对神灵的神圣行为,例如:事物的宗教体验和信仰观念,另一方面为信仰观念在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宗教行为,例如:巫术、禁忌、宗教仪式等。 湘西复杂封闭的自然环境,贫困的经济环境和宽松的人文环境为人们相信“万物有灵”提供了社会背景,使这种思想深深地扎根于每个湘西人的心里,最终成为一种信仰并深入骨髓,浸在血液里。

二、在人生礼俗中的传承

在湘西各种风俗、礼俗中处处可见茅古斯的影子,如诞生礼俗、婚俗、寿礼、葬礼中都依稀可见。如在湘西土家族婚礼中新郎、新娘都要观看或者新郎参与表演茅古斯,寓意幸福、平安,长辈还要对刚出生的小孩举行洗身仪式,寓意驱邪,健康成长,这都是对茅古斯文化的一种现实体现。

三、在特殊节日中传承

茅古斯在特殊的节日中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是茅古斯文化悠久历史上的浓重一笔,其在特殊节日的表演,为茅古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舞台。主要有以下几类大型特殊的节日:

1、从节日内容看,有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娱乐及生产性节日五类。其宗教信仰有对自然崇拜和信仰。

2、赶年节是土家族传统节日,以“赶年”最为隆重。土家人过大年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小月为腊月二十八,大月为二十九。为什么要提前,有几种传说:为了抗侯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靖年间,其先民随胡宗宪征矮。于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将士,除夕矮寇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过赶年节要作糯米粑,杀猪祭祖、煮酒。除夕之夜还要“守年”、“抢年”,即吃过团年饭后,手执吹火筒在房前屋后转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猎枪上山走一趟曰“模营”,以纪念先人。

四、在旅游开发中传承

湘西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旅游项目,已经初具规模的有凤凰古城、张家界、永顺芙蓉镇、苗族吕洞山等一系列的旅游风景点,借此旅游平台,茅古斯舞的传承得以有广泛的空间,相信茅古斯舞的参演也会为当地旅游景点增光增彩。

第二节 传承意义

传承千年的湘西茅古斯舞保存着古代祭祀礼仪丰富多彩的风貌,是楚文化、湖湘文化之根,是研究湖湘文化的历史文本。湘西茅古斯舞是中国茅古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它记录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的“酉溪人群”的渔猎、农耕的生产生活、婚姻习俗情况,以及湘西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状况,与丰富的内容与湘西酉水流域旧石器、新石器考古遗址相佐证,扩写了土家族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 。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它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古老遗产。从戏剧发生学来说,它是中国戏曲的一条古根,从中可以找到戏曲的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基本性的创始缘由和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的来源。因此,有些戏曲专家赞它为“中国戏曲的最远源头”。从舞蹈发生学来说,它是我国民族舞蹈的一条古根,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

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土家语属汉藏语族藏缅语系彝族语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语言的汉化,全国800多万土家族人口中能讲土家语的只有16万,仅占2%,聚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流域,保留了大量的土家语词汇,对研究土家族的族源、物质和精神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价值。

茅古斯演绎了人类祖先从砍作舍到初学训牛,初学打铁到犁耕的进化过程,被誉为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活化石,给“世界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第三节 传承价值

“茅古斯”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它让人们领略到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它是人们研究土家族历史的活化石。土家族虽无文字,但”茅古斯”代代相传不衰,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不仅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后 记

写完这篇论文使我对茅古斯舞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不仅仅是动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深厚的文化积淀的了解。之前对茅古斯舞还没有什么深刻概念,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以及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使我学习了不少,可能文中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导师给予批评和指导。

为期一个月的论文终于完成了,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巨大的支持与鼓励,以及一直以来对我专业的细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使我在专业领域有了很大提升,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lunwen/7748.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4 年 5 月 19 日
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19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