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我们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蜜蜂志愿微讲团在学院老师的组织和引领下,来到淮安市清江浦区富士康社区开展“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拜访革命老人,其次是社区主题宣讲。
早上8点,我们统一在校门口集合,之后分为四个小组打车至活动地点。在社区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革命老兵吴茂国先生。吴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讲述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光辉历程,临别前鼓励我们成为国之栋梁,为党和人民奉献青春和智慧。
接着,我们在9点40分左右到达了熊胡村村委会。在村委会副书记的帮助下我们在会议室中开展对上午拜访活动的总结和对红色故事的宣讲。会议还邀请了当地徐杨街道的居民共同参加。在村委会副书记和学院林老师的主持下,微讲团的四名代表开始宣讲自己摘选的红色经典和革命故事。
代表们的宣讲讲述了中国近代以来为国家和人民前仆后继的民族脊梁的革命生涯,他们的一生波澜壮阔,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选择正确立场,坚持红色信念,用身躯挺起将倾大厦,用精神撑起报国壮志,用行动和智慧为后人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
代表们甚是用情,说到动情处总是难免声音颤抖、话语停顿。他们目光坚定,斗志昂扬,讲到精彩处面色红润,仿佛与红色故事的主人公融为一体,誓要与革命前辈们一起过草地、上战场、杀强敌。一声声铿锵有力、饱含真情的语句把我们代入那个宝贵的革命岁月,将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带到今天,融入新时代的国家建设当中。
在四位宣讲代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博程学长的宣讲,他讲述了《永远的丰碑》。这个故事在小学时便是必学课文,但现在我在拜访了革命老兵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百里,可能遇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新中国前的红军是如此艰难,建国后的人民解放军亦是如此,在与吴先生的对话中,我们得知在当时的反击自卫战中,一众战士为了战线的推进需要在成功攻占据点后留人驻守,不断击退越军的反击,其战斗之频繁、生活之艰难格外磨炼人的意志。“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故事里的将军思索着,听老兵讲述的我也思索着。“‘把军需处长给我叫过来!’……‘他就是军需处长’”红军的军需处长将棉衣发给了其他战士,自己受寒冻死。而自卫反击战中的边境拉锯战上,成千上万的战士们一轮又一轮地与越军争夺据点,他们踏着牺牲者的足迹一遍又一遍地奔赴战场,从未想过自己的生命安危。吴先生拿出自己珍藏的三本书,它们记录了老兵和他的战友们参加的所有战役,这总是能让老人回想起那段无比艰难但是令他骄傲的经历。“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老兵后来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军功奖章,他说“这些都没什么用。”我想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最好的奖章便是现在的和平与发展。到了合影时,吴先生拒绝了社区管理人员递来的社区代表服装,他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说,“我今天特意穿的,不用换了,这就很好。”他的那身军绿色短袖上写着引人注目的几个字——“人民解放军”。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因为他们有着集体主义的精神,更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军队。
在活动结束后,我深入了解了吴茂国先生参加的老山战役。老山战役是中越战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场战役,甚至有军事评论家认为其“打断越南国运”。战役毙敌1300余人,伤敌2000余人的战绩深深打击了越南政府。而像吴茂国等一众战士为了战役的胜利在老山与敌军开展了多次大战,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抢占高地,修筑防线,教训越南,稳定边疆。吴茂国先生向我们感慨,现在随着年纪增大,眼睛开始看不清,身体其他部位大大小小的毛病也常发,都是当年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他们用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我们这些新生代换来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富裕的物质条件。这些光辉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也必将他们的满腔热血、爱国情怀、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弘扬卫国战士们的不屈斗志和顽强意志,不负革命先烈们的厚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我,创造新时代的新辉煌!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的学生,本次活动使我对专业的理解更深了。一切的政治话语再正确、再详尽、再深入,也不如将其落实于社会实践生活当中。或者说,一切的政治要求与政策方针必须要化为实践行动,必须要与实践相契合,唯有如此,我们的理论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是真正能为人民服务的,能为国家复兴、民族富强贡献力量的。我想,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应当如此。革命的光辉历程不应仅仅停留于课本,它也应是在接触了解革命人物等各类的实践活动中的,它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当我们在生活中去了解革命时,过去与现在便会产生一种感性的联系,我们将在革命先辈们的话语中感受革命的壮丽,在往昔与今日的对比中感悟人民的伟力,我们也将会收获许多情感上的冲击和灵魂上的启迪。实践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和魅力。
在一个上午的活动中,我结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待人亲和,善于展示,并且具有优秀的组织能力和担当意识。他们是我身边学习的榜样,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期望能够在今后的活动中为集体发挥更大作用,在实践中感悟和收获得更多。最后在此真诚地感谢吴茂国先生、熊胡村村委会对本次“三下乡”活动的支持,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实践考察的基础与平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news/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