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起”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4日前往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笙制作传习所进行实地调研活动。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通过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走进芦笙制作传习所,调研近年来芦笙的发展状况,领略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
图1团队参观不同类型的芦笙制作成品(彭丽丽 摄)
南京财经大学“红起”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走进凯里市雷山县,去探寻非遗芦笙文化,通过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传承人莫厌学老师的访谈,团队了解了芦笙制作的整个流程。其材料主要是从江西、浙江购入,从一块块木材、一根根小竹子到最后组装成一把把单管或者多管的芦笙乐器,每一步都是作坊的工匠手工敲敲打打自己做的,其复杂的工艺流程不能用机器操作,只能用电钻一孔一个步骤的进行,大约需要两天两夜才能完成一把复杂的短弦芦笙的制作。通过调研,团队成员发现其主要销路是面向各个高校的艺术系、国内外歌舞团以及民间音乐团体。在疫情之前,所有的销售都是预售的方式,需要订购者提前一到两个月提前预定;疫情之后,由于当地有“笙声唱白事”的要求,芦笙的销量有所提升。莫厌学则是提前在家里制作好不同类型的芦笙,随时等待满足不同类型顾客的需求,团队成员了解到,每一把芦笙的价格从300到1900不等,其价格差异主要和所需的管弦数量有关。
莫老师告诉团队,自己从十五、十六岁就开始制作芦笙,是家里祖传的第四代,自己的子女也在制作、从事和芦笙有关的工作。芦笙是一个传统文化,但是却从民间性转为了艺术性,在80年代之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芦笙、吹芦笙,但是后辈们由于生计、新文化等种种因素愿意继承芦笙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几乎失传,而他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去向人们传授芦笙、去收徒弟、去到校园里讲学等等。对于当地来说,芦笙是黔东南的特色苗族文化,目前人们多用于大型活动和旅游业表演,以带动当地特色旅游业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推广。
图2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莫厌学老师进访谈 (李睿潇 摄)
经过本次实践调研采访,团队成员更进一步了解了苗族的特色传统文化以及其在当下的新兴销售模式。如今,当地政府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吸引当地芦笙制作传承人加入合作社,由传承人带领徒弟进行芦笙制作,并将产品交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由合作社负责保底价收购并打开芦笙销售市场,在保护传统制作工艺、助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相关政府部门当联合社会各界努力保持文化的传承性、继承性,这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工作,我们仍需不懈努力。
图3团队成员与吴老师进行合影 (凌可 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news/5319.html